13. 如法受持分第十二

是教導我們要依照佛所說的正法,來領受恆持不忘的意義。一如《無量壽經》所說:「應當信順如法修行。」是此義也。

爾時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當何名此經?我等云何奉持?」

須菩提聞得佛陀如上種種妙理教化之後便問佛:「今後我等大眾應怎樣稱呼此次說法之經名?又怎樣依法奉教作修持才是正確?」

佛告須菩提:「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。以是名字,汝當奉持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,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」

「金剛經」者,就是金剛之點眼及心要處。在佛未說此經及命名它以前,多已說是怎樣的方法令修行者將障道魔心等降伏與安住心境,故多說是降伏法。但並未有人如是這樣想出般若智慧之妙理,使令行者深解般若而不著於法,一如金剛之堅而不變不退;又開示如何以般若上妙智慧,如金剛般摧破種種無明與障礙,達至成就之大道,使世人得知如何摧伏一切煩惱及破盡我相與我執及法執等之妙理。又如菩薩行法度眾生要破度眾生之相,行布施破布施相,見佛而破盡身相、法相與妄相等,盡使本性明淨真如,現出真正的智慧隨緣而不輕妄,則堅如金剛,令智慧無上品,一如般若。又以此無堅不摧的妙智慧,直至修得離苦得樂之道。由生死輪迴的苦海達至佛淨土涅槃之樂,即彼岸也。而梵文稱為「波羅蜜多」,故合稱為「金剛般若波羅蜜多」,此其由也。

佛陀說:「此經題的名字就是以如上各種所說的因素而命名,你們應當如法受持的。」怎樣解說?佛再隨作譬喻教化說: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這就是說明學習及奉持教化者更不應留存世間任何文字句語,及至一個字腳之執著,亦即謂不應存有任何名相之執。這樣真我明白悟空就是真正的正覺,謂之般若波羅蜜。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如來有所說法不?」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如來無所說。」

佛又作譬喻問須菩提:「如來是否有所說法?」須菩提亦明佛所說答曰:「如來無所說法。為何如來無所說法?」

佛性是真如自心所悟,原非如來所定及有所教法的。眾生佛性平等,自性自悟,只要眾生明心見性,了悟成佛之道,才是正法般若,故說如來無法所說。這亦表明如來以無人我及法性平等之義。因為如來已證悟通達無名無相之理,只視眾生根器而隨緣示現而施教化,一實無有定法可說,二乃無我相地說法度眾生,不會執著了我人眾生之別,若仍有此心,實與眾生心無別而非如來,故云如來無所說法也。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微塵,是為多不?」須菩提言:「甚多,世尊。」「須菩提,諸微塵,如來說非微塵,是名微塵。」

佛隨又再作譬喻對須菩提說:「若然以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之微塵,你說多嗎?」須菩提答言甚多。

佛開示說:諸般所謂塵者,原是虛幻之物,而以虛空宇宙之大,其太空澄澈無染,實非微塵可污及可染者。更何況微塵不定即起又滅?如遇風即動,遇水立化為土?故以佛智慧觀之,亦非實有之相,只是暫有微塵假名相而已。故如來說非微塵,但世人名為微塵,故是名微塵也。

「如來說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」

又例如,如來所認為說是世界者,亦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因為以佛覺所見解,所謂世界者,實乃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色大所組合之現象,亦所謂一合假相。此乃凡夫之名相所有,而非我心中所本有;若非因緣所組合,此所謂世界何所之有?

又何所為世?世者乃意用於現今、過去與未來的遷流之義為三世,故亦有云現今、過去、未來之所謂三世。

何以為界?所為界者,亦有所限之境,例如東、南、西、北與四維上下為之界也。虛空無限及至無有頭尾與方圓之境,又怎稱為界?又世世流轉已無盡劫不可計數,實無有窮盡之可定,但凡夫之人以肉眼觀之,見於塵土色相而稱其名為世界,只則虛名世界而已。人見於塵土世間稱之為在世界;若遠離塵土於虛空,此則名離塵世界,故亦已是出世間者,明此者能覺悟真實究竟。大地山河亦有覆沒變幻之日,但在世凡夫卻稱之為世界,故如來說此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也。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?」「不也,世尊。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?」「如來說三十二相,即是非相,是名三十二相。」

故佛又作另一譬喻問須菩提:「是否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?」

「這是不可以的。」

為甚麼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?

此乃指見於外相三十二者,實以肉身色相外形而言,亦只是世間虛有的假象,若見如來者實以法身而言,試問豈有以肉眼得見如來之理?尤其外形非真,原是虛妄之假體。

佛度眾生,法身能有百千萬億之變化,應緣隨順,善巧方便,無窮無盡化身,怎能以定相之妄執一概而論?是不可指陳定相,應觀自性真如妙性,非空非有妙覺本體,故學佛者不應以相仿相,更應觀三十二相空,此是為悟空即真之妙理也。

若論及如來三十二相者,依據《大般若經》有如是記載:

  1.         如來足下有平滿相。
  2.         如來足下,千輻輪文,無不圓滿。
  3.         如來手足並皆柔軟,如兒羅棉。
  4.         如來兩足,一一指間猶如鷹王,文同綺畫。
  5.         如來手足指節圓滿而纖長可愛。
  6.         如來足跟,廣長圓滿而相稱。
  7.         如來足趺,修高光滿與跟相稱。
  8.         如來雙腨,漸次纖圓,如鹿王腨。
  9.         如來雙臂,平立而能摩膝。
  10.      如來陰相藏蜜。
  11.      如來毛孔各一毛生,紺青宛轉。
  12.      如來變毛,右旋宛轉光澤。
  13.      如來身體皮細薄而潤滑。
  14.      如來身體及金色晃耀,諸寶莊嚴。
  15.      如來兩掌兩足,中頸雙肩,七處充滿。
  16.      如來肩項圓滿而殊妙光澤。
  17.      如來膊腋悉皆充實。
  18.      如來容儀,洪滿端直。
  19.      如來身相,修廣端嚴。
  20.      如來體相,量等圓滿。
  21.      如來頷臆,並身上豐,威儀廣大,如獅子王。
  22.      如來面相圓滿常現光彩。
  23.      如來齒相具四十而齊平,雪白光彩,淨密而根深。
  24.      如來有四牙,皓白鋒利。
  25.      如來常得味中上味。
  26.      如來舌相,薄淨廣長,能覆面輪至耳髮之際。
  27.      如來梵音,詞韻和雅,隨家多少,無不等閒。
  28.      如來眼睫,如若生生紺青齊整。
  29.      如來眼睛紺青鮮白紅環。
  30.      如來面輪猶如滿月,眉相皎淨,如天帝弓。
  31.      如來眉間,有白毫相,柔軟如棉,白逾珂雪。
  32.      如來頂上如有肉髻,高顯周圓,猶如天蓋莊嚴。

以上並稱為如來之三十二相也。此乃經典形容讚美之相,但亦是指肉色外形之相,非色非空,乃代表莊嚴與超然萬眾之表,若能解說而識得非相,則是名實相之是也。故說如來三十二相即是非相,是名三十二相,是此由也。故亦不應以貌取相而應見自性真如之本有,而不應有所執。

「須菩提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。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,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其褔甚多。」

故佛並以此作譬喻:若是世間有善信男女,以如恆河沙,即不可計算之身命布施。所謂「身命布施」,其意即是以最上的布施和捨棄身命者,如此偉大之假設,仍不及以此經四句偈等作之布施。能真心的明白受持,而能為他開解講說以自利利他,那麼大的褔德,比較前者更為多也。

回目錄
回目錄

 

Leave a comment